梳理历史 把握未来—橄榄球在我国的前世今生

   

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入围东京奥运会


2019年11月10日,在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万千观众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中国女子七人制橄榄球队在亚洲区资格赛中犹如凤凰展翅一般,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最终登上冠军领奖台,顺利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橄榄球项目回归奥运大家庭,中国女子橄榄球队便向着自己的奥运梦发起冲击。遗憾的是,中国女橄在奥运落选赛中不敌西班牙队,饮恨出局。在新的东京奥运周期,他们有过重返世界系列赛的喜悦,也有亚运会决赛憾失冠军的悲痛,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每一个人都没有失去对未来的信心,没有失去对梦想不懈追求的动力,每一个人都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在决赛终场哨声吹响的那一刻,比分定格在 33 比 O ,中国队替补席上的队员、教练们冲进场内,赛场内回荡起「我们是冠军」的激昂歌声,观众的呐喊声与运动健儿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成为此刻最美的旋律。但是,在这鲜花与呐喊的背后,中国橄榄球人一路走来,都显得不是那么容易。


   作为世界第三大运动,橄榄球早在十九世纪的二十年代已经在英国出现了雏形。而广为流传的拉格比足球(Rugby Football)的小故事也给这项运动的诞生增添了许多有趣的色彩。相传在1823年,被称为橄榄球诞生地的英国中部小镇拉格比镇,有一所拉格比学校(Rugby School)的校内足球比赛中,一名叫威廉·韦伯·艾利斯(WilliamWebb Ellis)的学生因一次踢球失误,竟然不顾一切地抱起球来就跑。奇妙的是,在该校的足球比赛中抱球跑的情况频频发生。这虽是犯规动作,却给人以新的启示,而慢慢的开始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合法行动。虽然这个故事子虚乌有,但橄榄球起源于足球的事实确实毋庸置疑。在拉格比当地还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This stone commemorates the exploit of William Webb Ellis.”(此碑纪念W·W·埃利斯的勇敢行动。)甚至连橄榄球的最高荣誉,RugbyWorld Cup橄榄球世界杯的奖杯也是以Webb Ellis命名。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橄榄球的规则和运动组织也慢慢成型,这项运动也真正走入了当时英国人的生活中。当时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英式橄榄球运动随着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被带到了世界各地,也逐渐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的运动。橄榄球走进中国的历史,也同样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早期橄榄球运动


初到中国的橄榄球

橄榄球第一次被带到中国大陆的具体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橄榄球与中国的缘分一定首先出现在当时的租界区内,时人称之为“乐苦倍”(音译)。而橄榄球的兴起,也与英国从十七世纪开始流行的俱乐部文化密不可分。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大门,开埠的城市中出现大量的侨民。他们仿照母国的俱乐部章程、设施、运行模式等在租界区内设立了俱乐部。在这些俱乐部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体育类的组织。而橄榄球作为当时流行的运动,自然也被带到了各个城市。


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北方最繁华的“徽辅首邑”,自1860年英国首次设立租界开始,最多有九个国家同时在津门设有租界,这些俱乐部除了同乡会外,最多的就是运动类团体。在当时,橄榄球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运动。而在被称作“东方芝加哥”的武汉,同样也有橄榄球的最初印象。武汉在民国时期被称为“赛马之都”,拥有西商、华商、万国三大跑马场。而在最大的西商跑马场的外场,就有橄榄球运动的出现,在当时橄榄球还被人们称作“青果球”。


   与此同时,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第一场橄榄球比赛早在1867年就已经举办。当时上海的足球俱乐部刚刚成立,不但为会员提供踢球的场地,也同样为橄榄球爱好者提供竞技舞台。1875年,上海举行了第一场有记载的现代橄榄球比赛。而一直到30年后的1904年,上海才有了一个专门的橄榄球俱乐部。当时该俱乐部从世界各地招募球队及球员,其中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法国、澳大利亚及美国等国家,但可惜的是这其中却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上海初期的橄榄球比赛


而中国人真正开始正式接触橄榄球,要在鸦片战争之后。橄榄球运动不仅被动地由外国侨民带进中国,同样由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将中国人送出国门,向西方学习先进经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对于西方体育运动也有了第一次接触。1939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耶鲁大学任教的菲尔浦斯教授的自传,其中一个章节的题目是《中国同学》,其中就写道:“这些男孩子穿着打扮和我们一样,只是头上留着长长的辫子。他们玩橄榄球的时候,会把辫子藏在衬衣里,或盘在头上……我们玩的所有游戏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们很快就成了棒球、橄榄球、冰球的好手,在花式滑冰场上技术更是超群……”


   1901年11月,袁世凯到保定接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小站的练兵教员根据《辛丑条约》不准驻扎天津附近,于是亦移至保定。而天津的橄榄球文化也因此被传播开来。1912年4月,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于保定市创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命赵理泰为第一任校长。据记载,军校成立初期,校内赵系清朝旧官吏众多,其能力薄弱,又嗜吸鸦片,旧意识较浓厚。为了革新官吏意识,除了在教学体制与教学大纲方面进行改革,在军事身体素质方面特别设立了橄榄球运动,此举还曾受到袁世凯的嘉奖。


而说到我国橄榄球历史上最早参加比赛的球队,早在1928年1月就已出现。沈阳的奉天中学校(现为东北中山中学)为第一个参加日本甲子园球场举行的橄榄球比赛的学校, 3年后的1931年,台北一中(现为建国中学)再次派队参加比赛。1932年鞍山中学堂(现为鞍山一中,始建于1923年)也派球队参加橄榄球比赛。此后,多所中学都组织橄榄球队参加比赛,并有不少球队获得不错成绩。在伪满洲国时期的抚顺中学还曾夺得过全日本青年组橄榄球冠军。



图为比赛赛程


不仅在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橄榄球的普及也相当出色。如今香港和台湾地区橄榄球运动的成功也与那个年代打下的极其丰厚的基础密不可分。


香港足球总会(Hong Kong Football Club -HKFC)成立于1886年2月12日,初衷是召集爱好者一起玩英式橄榄球和足球。她并非是中文意义上的足球俱乐部,因为在英文中,足球与英式橄榄球的后缀都是football。实际上,香港足球总会成立后的首场比赛便是一场橄榄球比赛。香港足总有足球队、橄榄球队、板球队等,橄榄球部一直是香港足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要知道,现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香港七人制橄榄球赛的前身也是香港足总在1976年起开始举办的国际七人制橄榄球邀请赛。现在,香港足总十人制已经成为了香港七人制橄榄球赛的重要预热活动。而橄榄球重回2016年里约奥运会也得益于香港足总的大力推动。

 

蓬勃发展的橄榄球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橄榄球运动出现了发展的空白。1990年初原北京农业大学时振声先生赴同本麻布大学留学,将麻布大学兽医内科教授、日本关东地区橄榄球协会理事松原利光先生介绍给原北京农业大学体育部教曹锡瑛先生,商讨帮助中国开展橄榄球运动事议。曹锡磺教授勇于实践,在农业部领导、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于1990年5月在北京 农业大学由日麻布大学的松原利光先生举办了为期6天的国内首届橄榄球技术讲习班,松原利光先生回日本后将这一消息刊登在日本报刊上。随后,日本MCI株式会社社长森本泰行先生通过报刊得知中国大陆即将开展橄榄运动的消息后即与北京农业大学体育部曹锡瑛教授联系表示要支持该校筹建橄榄球队。森本泰行先生曾经是日本具有悠久橄榄球体育传统项目的同志社大学橄榄球队队长,为了帮助开展中国橄榄球运动曾于同年11-12月间两次亲临北京农业大学考察指导,并对球队进行了多次训练和辅导,使全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技战术及规则,为今后开展橄榄球运动打下了基础。森本泰行先生向北京农大橄榄球队赠送了专用衣具、比赛用球、技术教学资料、教学比赛录像带等。当时北京农业大学橄榄球队领队由曹锡磺教授担任,教练由郑红军、李永刚、武晓君、吴卫四位体育部教师组成。在日本友人的支持帮助下,1990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当代第一支橄榄球队正式宣布成立。

 

图左一为曹锡璜教授


在1992年3月,这支英式橄榄球队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与香港的球队进行了6场友谊赛,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首次橄榄球比赛。最终取得了二胜四负的傲人战绩,这对于第一次参赛的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的小伙子们来说已然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绩,而对于中国橄榄球来说,此次比赛正式敲开了橄榄球在国内传播的大门。都说万事开头难,没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知识,加之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在几乎空白的国内橄榄球环境中发展可谓异常艰难。好在有那些一直默默推动中国橄榄球的发展的奉献者。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余阿文先生便开始无偿资助众多国内橄榄球运动员,帮助我们孕育出一批又一批教练,裁判,运动员及爱好者。自此之后,橄榄球运动在北京、上海、沈阳、抚顺、大连、广州等城市相继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鼓励橄榄球运动,而有更多的人慢慢开始认可橄榄球文化。同年,橄榄球的教练员培训、裁判员培训也在北京、沈阳、上海先后举办。各地高校也相继开展了英式橄榄球运动。


图为早期中国橄榄球比赛


1994 年 5 月 27 日,中国大学生橄榄球协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应声成立。随后在1995到1998年间,由中国大学生橄榄球协会举办的中国大学生 “莱思康” 杯橄榄球联赛和1996年举办的“莱思康”杯国际大学生橄榄球邀请赛使得中国橄榄球更好的与世界橄榄球接轨。国内前三名运动队中国农业大学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队、上海体育学院队先后应邀赴台湾、香港参加比赛。中国大学生橄榄球协会代表团也先后应邀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英格兰考察学习。国内外 70 多家新闻单位对中国英式橄榄球运动进行了报道。橄榄球越来越受到国内媒体与体育爱好者们的关注。


中国橄榄球协会成立


   1996年5月24日,经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批准,橄榄球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1997年3月18日,中国橄榄球协会成为国际橄榄球理事会的正式会员,国际橄榄球理事会把中国的入会称为国际橄榄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997年12月5日,亚洲橄榄球联合会通过决议,接纳中国橄榄球协会为该组织的第9个正式会员。1997年底,中国橄榄球协会开始组建国家队参与国际竞争。国家女子7人制橄榄球队获得了2006年、2009、2010、2011、2012年亚洲锦标赛冠军,2009年东亚运动会冠军,2009年世界杯碗级冠军,逐步确立了在亚洲的霸主地位。

 

橄榄球,新风尚

新世纪以来橄榄球运动开始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从1995年北京自由马橄榄球俱乐部成立开始,至今已有超过40家英式橄榄球俱乐部。

而在民间的橄榄球活动愈发火热时,作为一项正式竞赛运动,橄榄球在中国的命运因“入奥”发生了极大改变。过去,它是中国体育“教体结合”的典范,高校是他们生长的土壤。在2009年10月9日,国际奥委会(IOC)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21次全会上通过投票表决英式7人制橄榄球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给橄榄球在中国带来了非比寻常的影响力。2010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宣布橄榄球项目正式加入2013年全国运动会。各省市开始组建七人制球队,橄榄球作为奥运项目被重视了起来。


   为了原定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女子橄榄球队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在备战奥运资格赛的过程中,中国队真正做到了“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耽误不起”。队员们也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最怕的就是耽误训练。2019年,除了春节短短的几天假期, 中国女队几乎没有任何休息,征战世界系列赛、亚洲系列赛。奥运资格赛之前,中国队将俄罗斯队邀请到南京一同训练比赛,就是为了备战资格赛最主要的对手哈萨克斯坦。之后,全队前往新西兰拉练,回来后直接落地广州,为资格赛做最后的冲刺。训练场、体能房、海外拉练、比赛征战,成了这群20岁出头的年轻姑娘的全部生活。


而作为为中国橄榄球队输送大量人才的上海体育学院,在此次集训中依旧保持了高效输出,以谷瑶瑶、刘潇倩为代表的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在集训期间刘潇倩多次出现重大伤病,先后经历了三次手术治疗,最终刘潇倩依旧以顽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自律精神顽强战胜了伤病突破了自我。两名队员的优异表现充分体现了上海市高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技战术能力,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橄榄球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


图为谷瑶瑶与刘潇倩


说到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的橄榄球发展也实属不易。和其他省级队伍不同,上海橄榄球男女队是唯一全由在读大中学生组成的队伍。目前球队队员中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才13岁。不同职业运动员,身为学生运动员的他们必须兼顾学生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全年几乎都在为比赛训练的队员们并没有普通学生寒、暑假的概念。“国庆节偶尔视情况放假,春节期间一旦有比赛也没有假,全运年一整年都不放假。日复一日五点五十准时开始的早操,晚训,但是他们却从未想过放弃。


能够拥有这样团结的队伍,跟教练徐辉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队员不放假,教练也一样不会休息。无论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只要是运动员在的地方,球队总教练也是唯一的教练徐辉始终陪伴左右。自1997年,徐辉留校开始担任上体男子橄榄球队教练。即使家在上海,与队员们待在一起的时间也远多于家人。甚至是许多年的春节,他都在队里和大家一起度过。而据队员描述,训练场上的他与生活中的他仿佛两个不一样的人。训练场上的他比较严肃,喜欢板着脸,要求队员们每一个动作都要精益求精,十分严厉。而私下生活中的他却又显得非常细腻,队员们训练之外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十分关心。新生的入学手续、甚至是领书,都由他亲手操办。也正是由于他日复一日的支持与努力,培养出以潘捷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优秀国家级裁判员,教练员,以推动橄榄球在我国能够以最快最好的方式发展。


图为徐辉教练


图左为国家级裁判潘捷


同样,橄榄球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2014年11月20日,国家领导人访问新西兰,新总理约翰·基邀请新西兰英式橄榄球队全黑队球员赠送了球衣,球衣号码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8”。

国家领导人获赠球衣


橄榄球,我们一直努力着

在上海,于2018年6月成立的上海市橄榄球协会也以自身特有的地域优势和橄榄球氛围,推动着橄榄球各项赛事的发展。每年一度的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十人制橄榄球公开赛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于此同时,协会将继续积极与各组织合作,不断推动橄榄球运动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为橄榄球运动在中国能够更好更快发展不断努力。




   


编辑:任镇冬  陈鼎睿
转载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